第 30 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初评开启,时尚设计新星待绽光芒
2025-01-1539
作为中国时装设计领域挖掘新锐人才的年度重要评选活动,本届“新人奖”吸引了来自 28 个省市自治区(含台湾)的 108 所专业院校积极参与,共计 888 位时装设计专业的 2025 届本科、专科毕业生以及在读研究生参评。
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设计师们,精心准备并提交了《2025/2026秋冬成衣流行趋势提案》。提案内容丰富全面,涵盖主题概念、色彩运用、面料选择、款式设计以及饰品组合等多个维度,充分展现出他们扎实深厚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大胆创新的思维模式,彰显了新一代时装设计师的无限潜力与活力。
初评现场,评委们查阅每份提案,目光如炬,热烈讨论,分享着自己的见解。
评审结束,评委老师也向我们分享了对于本届参评作品的感受。
刘 勇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设计师
在2025/2026秋冬时尚趋势中,服装风格与流行元素展现出多元且独特的走向。从服装风格来看,运动风仍将备受推崇,其活力与舒适感契合现代人追求健康与自由的生活态度;东方元素也愈发受到青睐,这种融合东方文化底蕴与时尚设计的风格,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与韵味;休闲风则凭借其轻松自在的特性,继续在时尚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从目前选手的作品来看,许多仍侧重于学生设计技能的展示,更多只能称之为作品,而非具备市场价值的商品。这反映出学生在把握流行趋势时,往往停留在自我审美层面,尚未充分考虑设计的服务对象以及目标客群对未来流行的需求。鉴于此,未来在教育与技能培训,应加强与市场及行业品牌企业需求的紧密结合。可以从目标客群的创作方式入手,反向推动设计技能的培训与训练。
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作品既能充分展现创意,又具备商业价值,真正实现艺术与市场的有机融合 。
王钰涛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设计师、 Beautyberry品牌创始人
从现场学生的作品来看,大胆的创意、创意的商业落地以及对流行趋势的精准把控都至关重要。在这个网络资讯高度发达的时代,年轻设计师们拥有了更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这对他们而言是极大的促进。
在这些作品中,有的呈现得十分完整、成熟,在市场性与创意性方面各有侧重,都展现出了自身的优势。部分作品在前期企划阶段就做得极为认真,条理清晰,从企划构思到最终设计效果图的呈现,都体现出了创作者的用心。
在终评环节,选手们应着重突出设计重点,通过一套服装淋漓尽致地展现自己的设计风格与特点,充分表达设计思想与才华。要注重整体的协调性,如果主打创意,那就力求将创意发挥到极致,同时也要让评委看到其背后潜在的商业价值,这一点是评委们极为看重的。毕竟,只有将创意与商业价值相结合,作品才更具市场竞争力,也更符合行业发展的需求。
武学凯 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副主席、中国时装设计“金顶奖”设计师、上海田时服装科技有限公司创意总监
与其他大赛相比,新人奖更注重新生代设计师对未来时尚的探索以及其中蕴含的无限可能性。它鼓励设计师们表达自己对科技、当下生活方式的独特理解。在以往的许多比赛中,我们往往更侧重于考量作品的商业价值,而新人奖则独辟蹊径,从设计师的创新和创造力角度出发,关注他们在造型、款式、面料、色彩等方面的新颖表达方式,而非过度强调设计的完整性。
此次新人奖的评审标准主要围绕时尚性、创意性和市场性进行考量。在权重分配上,我将创意性排在首位,其次是时尚性,最后是市场性。创意对于设计师而言,是他们对时尚的奇思妙想和全新构想,这是年轻设计师应具备的独特表达方式和态度。在新人奖的评选中,我认为创意性的重要程度要高于时尚性。时尚虽然代表着对国际、国内流行趋势的理解,但这种理解也需要基于创意的维度,以创造性的视角去解读时尚,将中国时尚与全球时尚以及当下科技紧密结合。而商业性则需建立在创意性和时尚性的基础之上,才能真正体现其商业意义和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和推动年轻设计师的创造性表达能力,进而真正实现商业价值。
在评审作品时,我主要依据两个标准。其一为创意,关键在于判断能否精准表达作品的创意,分辨其究竟是选手自身的独特想法,还是借助 AI 生成的思路。其二是从商业角度考量,因为仅有创意而缺乏商业思维,对于学生未来在整个行业的发展是有所限制的。在我看来,创意概念应占作品评价的七成,商业部分占三成。
展望 2025/2026 秋冬流行趋势,主要聚焦于两个赛道。一是松弛感风格,这背后对原材料的品质要求颇高;二是运动舒适风,当下悦己趋势愈发显著,运动风和松弛感本质上都是人们对自身情绪的一种表达,这也正是未来市场中消费者真正关注的重点所在。
李文杰 中国最佳男装设计师、山谷少年品牌创始人兼设计师
作为05年新人奖获得者,今天以评委身份重回新人奖评选现场,有什么感受?
回想起 2005 年,我有幸荣获新人奖。20 年后的今天,我以评委身份参与新人奖的评审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了当下年轻设计师们展现出的全新设计趋势。
如今的设计题材愈发广泛,作品的制作也更为成熟、完善,还融入了诸多新元素。比如,3D 打印等新的工艺应用在设计中崭露头角,还有不少选手在二次改造中运用激光切割技术,这些新兴工艺在当年是极为少见的。而且,设计题材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有些同学甚至将伤痕、痛苦等独特的情感体验作为灵感来源进行创作,这样的设计方向在我们当年参赛时是很少有人涉足的。
在今天的评审过程中,老师们也针对一个问题展开了讨论:有些作品的效果图十分出色,但大家担心其成衣难以完美实现。就我个人而言,一直秉持着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的原则。我坚信,只要设计师有独特的设计构想,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方法将其精彩呈现。不过,对于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在材质把握和版型处理方面,还不够成熟,这可能导致最终成品难以达到他们最初设计所期望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学生们在设计过程中要勇于尝试,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老师的协助与指导,力求将设计效果做到最佳。
评委们点评结束后,此次评选活动的非凡意义愈发清晰。正如评委武学凯所指出的,当下中国时尚产业急需从更具探索性的视角出发,去诠释和展现全新的时尚态度。而新人奖正是精准地把握了这一维度,全力构建起一个面向未来、充满无限可能的平台,让年轻设计师们能够在其中相互交流、彼此启发。
据悉,第30届中国时装设计新人奖入围作品将择日公布,让我们进一步期待年轻设计师们对2025/2026秋冬流行趋势的详细图解及预判吧!
点我访问原文链接